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於一萬八千年前結束,地球開始回暖、冰川融化,距今約五、六千年前,台灣海峽的陸橋被海水淹沒,台灣島又再一次變成獨立的島嶼並佇立在大海之中,據考究,台灣紅檜、扁柏為亞熱帶唯一的檜木原鄉。
台灣檜木-扁柏(hinoki)因全株皆含精油,取火、起火容易,且助燃,可以用來作引火的材料,或鑽木取火,因此取名為「hinoki-火之木」。如果不是上世紀初期紅檜與扁柏相繼被發現,這生長千年的台灣檜木也不會在短短百年的林業浩劫中消失殆盡。
台灣檜木伐木編年史:
(日據時期)
1906年,阿里山神木被日本人發現,列入「天然紀念物」稱「神木」。
1912年,建立阿里山之字形鐵路,正式展開台灣檜木的採伐。
1935年,日本人在阿里山設立「樹靈塔」每年祭拜、超度這些樹靈。
(國民政府時期)
1945年,光復後的台灣,立下了五年不伐木的政策。
1950~1980年,全台檜木原始林皆為採伐對象,為政府換取外匯的自然資源。
1958年,政府實施「台灣林業政策及經營方針」台灣開始進入濫伐時代。
1963年,結束直營伐木。
1965年,阿里山與八仙山二林場關閉。
1976年,政府推行「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1988年,大武山被政府設為自然保護區。
1989年,政府將「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改為「台灣林業經營管理方案」。
1998年,發起搶救棲蘭山檜木林。
(阿里山神木)
1953年,阿里山神木被雷擊受傷。
1956年,阿里山神木第二次被雷擊後死亡。
1956~1997年,人工在樹幹堆土,植入紅檜樹苗以假亂真。
1997年7月1日,阿里山神木因雨裂開半身倒下,為安全疑慮正式將整株砍下。
台灣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清領時期的閩南式建築,主要木材為杉木及樟木。因封山禁林與對家鄉的思念,大部分的建材均來源於大陸,木料部分以閩江上游的杉木最受歡迎(因此杉木最常使用於古蹟木結構)。
日治時期(1895~1945)除了沿用清朝時期的閩南式建築外,此時期的洋風建築也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沿用日本傳統建築的木構造,另外在外觀上添加西方建築的元素,以創造出西式建築之意象來,成為一種過渡時期的替代方案。後來傳統日式木建築也在此時引進,大多用於建造寺廟、神社等等。而後各種不同風格的日式建築也陸續傳入台灣,此時的木材基本為日本進口,但不耐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不是被白蟻侵蝕就是被颱風吹毀。
隨著台灣檜木於1906年被發現後,由於其韌性適中、材質良好、不容易潮濕與蛀蟲、經濟利益高,因此許多建築與家具都漸漸開始使用台灣檜木建造。
國民政府遷台
收復失土、承繼中華文化是國民政府的首要任務,這也影響了台灣接下來的建築風格。
當時,在民族主義的影響之下,國民政府大量建造「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以西式方法及現代建材興建宮殿式樣或中國式的建築,有意識地讓建築成為道統的表現。少數的建築師則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試圖設計出既實用,又具有中國風味的建築物。總體來說,「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多見於政府或宗教建築,對於民間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
二十世紀末
臺灣重要建築開始局部採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方式是先砌好磚牆,再以鋼筋混凝土搭建梁柱以束制磚牆,磚牆仍是承載結構重量與抵抗地震的主體。
台灣檜木的前世今生:
回顧台灣檜木,脫離不了日據時代木造建築與國民政府的林業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
二十一世紀開始,大量的木造建築經過改建、拆遷,而產生的台灣檜木建材不計其數,對於生長千年的台灣檜木被使用不到一世紀即放任其燒毀而不善加利用,實屬資源的浩劫,令人非常惋惜。
皇冠這二十多年來,不遺餘力的收集台灣檜木老料,就因為不捨天然資源被浪費。將曾經為我們遮風擋雨的珍貴木材製作成各種生活家具,變廢為寶,讓台灣檜木得以用另一種身分,像家人一般的陪伴我們繼續成長。
部分資料節錄:
維基百科
文化銀行【島嶼說書人】圖解台灣建築史系列——你家的事說給你聽(卷三),台灣的檜木-黃慶三(07/20/2010),台灣林業專題-第三十卷第二期